翰岚咨詢專業制作項目社會穩定性風險評估報告,主要包括重大工程項目風險評估報告及大型公共活動風險評估報告等,我們的專業文案團隊會嚴格按照項目社會穩定性風險評估的大綱要求及細節流程進行制作,具體内容包括: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與管理模型和流程的建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準備與規劃、社會穩定風險識别、社會穩定風險分析、社會穩定風險定級、社會穩定風險内部控制、社會穩定風險外部合作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編制。同時,翰岚咨詢會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委派專業文案對項目現場進行實地勘察和調研,以此來增加項目評估工作的真實性和準确性。歡迎各地有項目社會穩定性風險評估報告編制需求的客戶前來咨詢。
一、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概念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是指與人民群衆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決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建設項目、與社會公共秩序相關的重大活動等重大事項在制定出台、組織實施或審批審核前,對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開展系統的調查,科學的預測、分析和評估,制定風險應對策略和預案。為有效規避、預防、控制重大事項實施過程中可能産生的社會穩定風險,為更好的确保重大事項順利實施。
二、評估主體
重大事項決策的提出、政策的起草、項目的報批、改革的牽頭、工作的實施等有關部門是負責組織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的主體。涉及到多個部門的,牽頭部門為評估工作的主體,其他相關部門協助辦理。
三、評估内容
根據重大事項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等四個要素,主要圍繞以下内容進行評估。
(1)是否符合現行法律、法規、規章,是否符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是否符合國家、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重大決策以及暫行辦法。
(2)是否符合本省、本系統近期和長遠發展規劃,是否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是否符合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是否兼顧了各方利益群體的不同需求,是否考慮了地區的平衡性、社會的穩定性、發展的持續性。
(3)是否經過充分論證,是否符合大多數人民群衆的意願,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是否在可承受的範圍内并且有保障,是否能确保連續性和穩定性,時機是否成熟。
(4)對所涉及區域、行業群衆利益和生産生活的影響,群衆對影響的承受能力,引發矛盾糾紛、群體性事件的可能性。
(5)其他有可能引發不穩定因素的問題。
四、重大工程項目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指标
重大工程項目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可設計專項的量化評估指标體系,具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政策規定與審批程序風險;
2、征地拆遷與補償風險;
3、項目管理風險;
4、安全和衛生風險;
5、生态環境影響風險;
6、社會影響風險;
7、經濟影響風險;
8、媒體輿情風險;
五、評估範圍
凡與人民群衆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牽涉面廣、影響深遠,易引發矛盾糾紛或有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事項實施前,都應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包括事項:
(1)涉及土地等保管、利用、征集方面的事項。
主要是涉及範圍廣、影響面較大的征集方式的改變、調整等。
(2)涉及重大政府法規政策的事項。
主要是涉及較多部門、涉及較多人員的政府政策的制定、調整和落實的事項。
(3)涉及重大違法案件、處罰的事項。
主要是涉及重要的違法案件和檔案行政處罰的實施等。
(4)涉及黨政系統多數幹部職工切身利益的事項。
主要是涉及黨政系統幹部職工的重大政策制定和調整。
(5)其他涉及較多人民群衆利益的重大事項。
六、評估程序
1、制定評估方案
由評估主體對已确定的評估事項制定評估方案,明确具體要求和工作目标。
2、組織調查論證
評估主體根據實際情況,将拟決策事項通過公告公示、走訪群衆、問卷調查、座談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廣泛征求意見,科學論證,預測、分析可能出現的不穩定因素。
3、确定風險等級
對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劃分為A、B、C三個等級。人民群衆反映強烈,可能引發重大群體性事件的,評估為A級;人民群衆反映較大,可能引發一般群體性事件的,評估為B級;部分人民群衆意見有分歧的,可能引發個體矛盾糾紛的,評估為C級。評估為A級和B級的,評估主體要制定化解風險的工作預案。
4、形成評估報告
在充分論證評估的基礎上,評估主體就評估的事項、風險的分析、評估的結論、應對的措施編制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
5、集體研究審定
重大事項實施前必須經局黨組會、局長辦公會等形式集體研究審定。評估主體将評估報告、化解風險工作預案提交局黨組會、局長辦公會等會議審批,由會議集體研究視情況作出實施、暫緩實施或不實施的決定。對已批準實施的重大事項,評估主體要密切監控運行情況,及時調控風險、化解矛盾,确保重大事項順利實施。
6、落實應對措施
根據分析評估情況,制定和落實化解不穩定因素、維護社會穩定的應對措施。
七、評估意義
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全面準确地理解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原則,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充分認識保持安定有序、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意義。在實踐中,人們越來越深切地體會到,構建和諧社會,必須維護社會穩定。
穩定是和諧的前提和基礎。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就必須保持社會的平安、穩定、有序。沒有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無從談起。唯有穩定才能發展經濟,才能達到社會和諧。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而保持安定有序、維護社會穩定,是重要的工作。
保持社會穩定是大局,這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一條極其重要的經驗。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經濟始終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各項事業生機勃勃,國際威望不斷提高。這一切都同我們的社會保持團結穩定的局面密切相關。我們應該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沒有穩定的環境,什麼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這不僅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所充分證明,也是廣大幹部群衆從經驗和教訓中得出的共同結論,是人民的共同心聲。
維護社會穩定,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們所處的國際國内環境相當複雜,既面臨大好機遇,也遭遇嚴峻挑戰。團結一心,保持穩定,我們才能抓住機遇,克服困難,應對挑戰。我國現代化建設正處于一個重要戰略機遇期,确保穩定,才能抓住和用好這個戰略機遇期,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确保穩定,才能化解矛盾、理順情緒,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确保穩定,才能妥善解決我們面對的各種問題,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環境。在現代化建設的大局面前,我們必須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維護社會穩定。
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和諧,一個重要問題是依法有序地看待和處理我們面對的問題。依法治國這句話,大家都擁護,這就意味着必須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充分發揮法治在促進、實現、保障社會和諧方面的重要作用。社會的發展總會面臨着矛盾和問題,也總是在不斷解決矛盾和問題中前進的。當今很不平靜,會有這樣那樣的磨擦和問題;國内改革建設不會一帆風順,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隻能冷靜理智、依法有序地進行。
和諧與穩定符合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促進和諧與維護穩定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我們都希望生活在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之中,都希望國家盡快地富強起來,人民富裕起來,都希望順利實現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标,那麼,人人應該為和諧穩定盡責,為和諧穩定出力。隻要我們上下同心,各方協力,和衷共濟,團結穩定,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相信,一個更加富強、更加民主、更加文明的中國必将屹立于民族之林。
八、評估範圍和内容
對需要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重大決策事項,重點從以下四方面進行評估:
(1)合法性
決策機關是否享有相應的決策權并在權限範圍内進行決策;決策内容和程序是否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是否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統一性。
(2)合理性
決策事項是否符合大多數群衆的利益,是否兼顧了群衆的現實利益和長遠利益,會不會加重大多數群衆負擔或者對大多數群衆生産生活造成過多不便,會不會引發不同地區、行業、群體之間的攀比;拟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是否必要、适當,政策調整、利益調節的對象和範圍界定是否準确,拟給予的補償、安置或者救助是否合理公平及時;是否盡大可能維護了所涉及群體的合法權益。
(3)可行性
決策事項是否與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适應,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是否有機統一實施是否具備相應的人力物力财力,相關配套措施是否經過科學嚴謹周密論證,出台時機和條件是否成熟;決策方案是否充分考慮了群衆的接受程度,是否超出大多數群衆的承受能力,是否得到大多數群衆的支持。
(4)可控性
決策事項是否存在公共安全隐患,會不會引發群體性事件、集體上訪,會不會引發社會負面輿論、惡意炒作以及其他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決策可能引發的社會穩定風險是否可控,能否得到有效防範和化解;是否制定了社會矛盾預防、化解措施以及相應的應急處置預案,宣傳解釋和輿論引導工作是否充分。
九、若您有項目社會穩定性封信評估報告編制的需求,請直接與我們的文案人員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