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5-17 作者:admin
關于哲學,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同樣對于認識哲學、應用哲學、體會哲學,每一個人由于不同的經曆和不同的閱曆,看法也肯定不一樣。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地說,在我們實際的工程管理中,哲學的思維、哲學的方法雖然無處可見,但是無處不在。
認識并應用哲學
大多數工程技術人員知道哲學的概念都是從課本開始的。哲學給人留下深的印象,就是“兩個概念三大規律”: 即觀和方法論,唯物辯證法的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簡單地說觀是指“怎麼看”,方法論是談“怎麼做事情”。總而言之,哲學是一門學科,它是研究和揭示整個事物發展一般規律的學問,為人們認識和改造提供方法論的指導。
正确地應用哲學一般是從實際出發、從問題出發,從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困難開始。
【案例1】被譽為“安徽經驗”的施工現場安全生産管理方法
進入21世紀後,我國各地各行業都在緊抓發展戰略機遇期,轟轟烈烈地進行大建設、大發展、大跨越。建設的高峰期就是事故的多發期,以安徽省為例,2008年安全生産形勢嚴峻,安全事故頻發,其中某條高速公路建設項目一個月内就發生3起事故,死亡5人。反思我國這些年來安全生産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基本上就是發通知、開大會、搞檢查。習慣于對單個事故的處理,缺少運用系統意識全面分析事故的緻因與預防措施;習慣于使用行政手段開展安全管理活動,缺少從技術層面研究安全生産管理的模式與方法。
我們通過有關文獻的學習,以及對安徽省交通建設工程情況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用“一個理念、兩個并舉”的思想,即科學方法的理念、技術手段和行政手段并舉,開展安全生産管理。
步,對安徽省安全生産事故開展調查與分析:從事故發生的工程地點看,橋梁建設項目、山區建設環境多發;從事故發生的時間看,季度和第四季度多發;從事故發生的類型看,高空墜落、觸電、交通事故較多;從傷亡的人員看,95%以上都是農民工,年齡在40—50歲。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在工程項目建設的參建單位中,建設單位“厭倦”的情緒、監理單位“麻痹”的情緒、施工單位“僥幸”的情緒普遍存在且相互交織。
第二步從解決人主要是農民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問題入手,提出了做好施工安全管理的“一校一會一志”工作。“一校”就是一線工人業餘學校,要求每個項目部都要建立,并規定學校的硬件和軟件标準,一般學校與項目部會議室(或圖書室)合并。 “一會”就是班前會,每個班次在開工作業前由班組長召開的會議,主要介紹本班組當前工點的危險源及其安全生産注意事項。“一志”就是施工安全工作日志。“一校一會一志”試行半年,安全生産形勢就有了一定的好轉。
2009年,我們又開始了第三步,從解決施工環境安全問題入手,推出安全生産“單元預警法”。單元預警法就是将在建工程根據作業内容、作業地點的不同,将安全管理的對象劃分為若幹單元。通過對單元内的施工工序、施工環境、施工氣候等方面,進行安全隐患源的排查分析,用一定的形式給作業人員提出相應的安全風險超前警示。
通過推行上述管理方法,以及有力的安全監管,安徽省交通建設工程安全生産形勢明顯好轉。2011年6月,公路水運工程“平安工地”建設現場推進會在安徽召開。會上,交通運輸部将譽為“安徽經驗”的“一校一會一志”“單元預警法”等一系列安全管理方法推向。
這些有效的措施來自對經驗規律的總結。經驗規律不是科學規律,從經驗規律向科學規律和科學理論的轉變,大緻要經過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兩個階段。感性認識階段主要是對經驗規律進行總結、分析、概括;理性認識階段主要是在經驗規律概括的基礎上,運用科學方法再系統研究,從而形成能夠反映事物發展規律的理論體系。